一头猪将可挽救一个晚期糖尿病病人生命!当同种移植供体匮乏的死结无法解开时,临床异种移植,将成为下一个医学革命。这一次,中国王维,走在了世界前列。
8月18日,在长沙召开的2012国际异种移植高层论坛透露,在湘雅三医院建成的亚洲首家医用级动物供体培育中心,已成功培育出为细胞、组织、器官移植提供医用级动物供体的“供体猪”。
这预示着,异种移植已处在突破的“前夜”,而湘雅三医院—个普通的教授王维,受到了全球的关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被称为冷酷的慢性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约有2亿,每年约有20%的病人不可避免死亡。中国患者约4000万,每年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高达2500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人类供体移植胰岛是最可能治愈糖尿病的手段之一。然而,人供体的极度短缺令这一可能变得越来越渺茫。“同种胰岛移植,具有抗免疫等诸多优势,然而供体严重匮乏,人源供体不足1%,这是个无法解开的死结。要从整体上满足糖尿病人的治疗,就必须攻关,惟有创新。”1995年,王维的研究触角开始向异种胰岛细胞移植延伸。
为什么是猪?王维解释,猪是目前世界公认最适合为异种移植提供器官的物种,它的心脏、肝脏、肾脏、胰岛、神经细胞以及软骨细胞,与人的相应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结构、功能上几乎完全一致,猪胰岛素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这使得猪胰岛异种移植成了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可能治愈糖尿病,且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希望所在。
但是开展这项研究其难度和风险却难以想象。最大的难题是人类对异种胰岛移植研究处于起步状态,国际间几乎无成功的相关资料可查。这项研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独立自主的研究与探索。
为了挑选遗传稳定、安全性高的猪种,王维先后跑遍青海、四川、广西等7省区偏远乡村;胰岛分离、驯化培养过程中,没有现成资料可查,课题组摸索实验了几十套方案后,淘沙见金,找到了合适的方法。
经卫生部批准,2000年至2004年,王维团队共完成了22例“猪—人”胰岛移植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试验,取得了明显疗效。结果显示:其中20例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了30%以上,属“有效”;20例中的6例减少了50%以上,达“显著疗效”;其中1人脱离胰岛素达一周,为“暂时治愈”。在2011年的回访中,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明显并发症,糖代谢水平均保持稳定。
2005年5月,第九届国际胰腺胰岛移植协会年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王维宣读了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报告,证明新生猪胰岛经肝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引起了强烈反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原主席卡尔·葛罗斯教授称赞王维在异种移植领域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国际异种移植协会主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BernhardJ.Hering教授称王维为“异种移植的先驱”。
目前,王维教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了新突破,特别是如何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下,充分保证移植患者安全;在更有效保护胰岛移植物、防止免疫排斥反应技术方面有了新突破,新的突破将有可能大大提高胰岛移植患者的疗效。该技术将申报国家审批,随后将进入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