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际危险预警分子及炎症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成立。
同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办的“危险预警分子及炎症性疾病国际学术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由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罗爱静主持。该领域中外知名专家,围绕“HMGB1作为危险预警分子在失血性休克及创伤中的作用”、“HMGB1在肺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脓毒症中生物指标和干预靶点的综合性研究”、“HMGB1的释放与脓毒症”、“HMGB1对烧伤脓毒症后免疫紊乱和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等主题,作了14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国际最前沿危险预警分子在炎症性疾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对危险预警分子在各种炎症性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展开了深入讨论。
湘雅三医院陈方平院长指出:“人类众多疾病均存在炎症反应失衡及免疫反应紊乱,危险预警分子是一类能导致炎症反应失衡及免疫反应紊乱的内源性分子。举办本次国际学术会议,旨在积极促进危险预警分子与炎症性疾病领域进展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研究,为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吕奔教授介绍:“人们对病原体如何引起炎症反应已比较清楚了。但引起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炎症反应并不是由病原体所致,而是由我们人体产生的内源性小分子—危险预警分子所引起的。目前人们对这些分子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因此,深入研究危险预警分子及其致病机理很可能为某些重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视野”
与会专家认为,危险预警分子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危险预警分子引起的炎症反应在某些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国外学者近年组成了“国际危预警分子及炎症研究协会”,共同发掘危险预警分子在炎症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因此,成立“国际危险预警分子及炎症研究协会——中国分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该学术联盟主席姚咏明教授发布论坛专家共识:一是危险预警分子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效应,当释放至细胞外后方能导致炎症反应失衡。因此,减少危险预警分子的释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是危险预警分子在脓毒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内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危险预警分子在其它一些炎症相关疾病,如肺动脉高压、肿瘤、血栓性疾病等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三是危险预警分子与病原体可能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来引起炎症反应。
[上一篇]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和专家来院调...
[下一篇] 护理部举办中国护理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情境...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2240 总访问人数:42725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