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您,让我看看儿子上大学吧!”——患者于某某,女,51岁。2004年,怀胎十月的她剖宫产,顺利生下了一个胖小子,伴着喜悦的同时,一个噩耗也传来,术中诊断了腹膜后黏液性脂肪肉瘤,也做了第一次腹膜后黏液性脂肪肉瘤手术。谁知道,这才仅仅是开始噩梦的开始!腹膜后黏液性脂肪肉瘤,它是一个奇怪的肿瘤,低度恶性的肿瘤,不易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以腹腔内转移为主,但最主要特点是极易复发,多次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率。正因为如此,15年间患者之后做了9次手术,小肠只剩不足2m,右侧肾脏因压迫梗阻已无功能,腔静脉也因癌栓放置了血管滤网。第9次肿瘤复发时,腹腔粘已连极其严重,肿瘤也已经压迫双侧输尿管,侵犯腹壁、膀胱,肿瘤包绕腹主动脉、右侧髂血管等腹腔重要大血管,广泛的腹腔转移,腹腔压迫症状明显。此时的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患者及家属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无果。此时患者的儿子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作为母亲的她,希望自己能亲眼看到儿子考上大学,这也成了她坚持下去的一个执念。患者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湘雅三医院胃肠II科腹膜后肿瘤专家刘海教授,刘教授被这位母亲所打动,决定将患者收治入院。
(患者的增强CT)
入院后在主任朱利勇组织下,特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中心主任、腹膜后肿瘤领域权威专家罗成华教授一起进行了远程会诊,经过多次讨论后,共同制定了手术方案。于母亲节这天(5月10日),刘海教授与罗成华教授联手,胃肠外科II科杨文龙、宋智、李伟正主治共同上台,历经8个小时,终于成功完了这个高难度手术,将患者从肝脏下至盆腔内肿瘤清除干净,手术切除下标本重达30余斤,为这名母亲带来了希望。医疗团队希望这位勇敢的母亲可以继续坚强的走下去。
腹膜后肿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难度高,由于位置深在,通常情况下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当患者感觉腹部胀满或者摸到腹部包块时,肿物往往已经巨大,且容易侵犯输尿管、腹膜后大血管以及压迫肠管等重要结构,引起相应症状,在临床上处理极为棘手。该患者在湘雅三医院顺利进行第10次手术,标志胃肠II科在腹膜后肿瘤处理上,具有较高水平。
湘雅三医院胃肠外科II科始终坚持科室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向,以手术机器人研发、应用为基础,熟练运用机器人开展胃肠及相关疾病手术。目前设有肥胖代谢性疾病、胃结直肠疾病、疝与腹壁疾病以及腹膜后肿瘤四个具有特色专科方向。
[上一篇] 消化内科通过ERCP下全新引流术式让八旬晚期...
[下一篇]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指导江华县人民医院开...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7631 总访问人数:416626231